捨得,極簡的另一面
有些人會認為極簡主義者很會省錢,畢竟極簡主義似乎就是「少買東西」,自然能存下很多錢。但實際上,我當了極簡主義者多年,卻不敢大聲說:「極簡就能儉約」。
雖然我的購物慾大幅下降,少買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,確實減少了浪費錢的機會,但同時,我也變得更願意花錢在真正值得的地方——吃得好、用得好、體驗得好。
舉個例子,剛搬進新家的時候,我買了一台價格較低的有線吸塵機。雖然功能過得去,但每次打掃時要不停地插拔插頭,既麻煩又沒效率。後來,我決定投資一台無線吸塵機,操作方便了許多。再過一陣子,我乾脆入手了一台吸塵抹地機器人,完全解放雙手。這些裝置價格不便宜,但我很樂意為它們買單,因為平時少買不需要的東西,累積下來的預算剛好用於提升生活品質。
同樣的,我也更願意花錢去嘗試從未體驗過的美食和活動。雖然這些支出比逛商場買衣服昂貴,但它們帶給我的滿足感是完全不同的。
極簡後的消費理念讓我:
捨得花在以前不捨得的地方,獲得不同的體驗;
捨得為自己花一點錢,讓生活更舒適和開心;
理性消費,大大減少衝動購物;
用現在的花費換取踏實、長久的滿足感;
更清楚了解自己把錢花在哪裡,為什麼花。
極簡不是純粹的「少花錢」,而是教我根據需求理財,分辨值得與不必要的支出,在花費與儲蓄之間找到平衡,讓每一筆錢都花得其所。